民主 · 台灣 · 韌性 · 教育

全球民主防衛推廣

首頁標籤搜尋中國
中國
四十年來台灣的貿易依賴與意義
透過財政部貿易統計,看台灣四十年來從美日到中國,再到多元化的依賴轉變,理解經濟安全與風險的平衡挑戰。
軍機擾台:灰色天空的戰略壓力
自2020年起,中國軍機擾台次數逐年攀升,形成一種灰色地帶戰略。在這片灰色天空下,軍事壓力不僅成為日常背景,也在地緣政治上製造長期不安。從裴洛西訪台到台灣總統就職,中國都以軍機行動回應,凸顯台灣在民主防衛與區域戰略中的艱難處境。
中國93閱兵,新三巨頭現身
2025年9月3日,中國再次於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活動,共有25個國家元首出席活動,本次歐美國家元首幾乎全部缺席;除了俄羅斯總統普丁睽違10年再次參與活動,今年還增加了北韓最高領導人-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從活動直播中可以看見中、俄、北韓三國的領導人於活動中並肩齊站,不時可以看見他們低頭耳語,關係親密甚好。 
四十年來台灣全球大買家的變遷
透過財政部資料,可以觀察台灣自1981年至2024年的出口變化,從依賴單一市場到逐漸多元,不僅顯示主要買家的影響力,也凸顯台灣在地緣政治下所面臨的風險與安全挑戰。
民主的邊界與威權的擴張:香港發出的警示
BBC最新的調查紀錄片《愛國者的崛起》深入剖析《港區國安法》在香港實施後所帶來的深層社會變遷。影片揭示,中國政府推動的「愛國者治港」政策,實質上重塑了香港的政治環境,衝擊了香港人原本享有的民主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