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民主的邊界與威權的擴張:香港發出的警示

  • 2025年6月10日
搭配課綱:
  1. 公 Gb-Ⅴ-1中國的政治有哪些特性?面臨哪些挑戰?
  2. 公 Gb-Ⅴ-2中國的政治與經濟發展如何影響區域和平和臺海兩岸關係?

國安法下的香港:自由的急凍時刻

  BBC最新的調查紀錄片《愛國者的崛起》深入剖析《港區國安法》在香港實施後所帶來的深層社會變遷。影片揭示,中國政府推動的「愛國者治港」政策,實質上重塑了香港的政治環境,衝擊了香港人原本享有的民主與自由。

  國安法賦予警方更為廣泛的執法與調查權限,針對界線模糊的罪名進行嚴厲打擊,市民僅因一篇貼文、一場集會,甚至僅是發表意見,就可能被逮捕。新聞自由亦大受打擊,數十位獨立記者遭搜查、拘押,多家媒體被迫關閉,香港新聞人逐漸噤聲。

威權治理的展現:舉報文化下的社會監控

  紀錄片特別提及「舉報文化」的擴散。自2020年起,香港政研會主席鄧德成推動設立舉報熱線,鼓勵市民檢舉涉嫌違反國安法的言行,據估計,截至2025年初,相關舉報已累積近90萬宗。表面上這是出於對社會的關懷,實際上則強化了全民監控機制。

  許多社會組織與媒體機構因遭檢舉而關閉,據報導至少有32個團體自此停止運作。新聞工作者陳朗昇的住所遭突襲搜查,罪名是「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獨立書店老闆龐一鳴也在短短15天內,十度遭政府部門敲門調查,只因有人匿名檢舉書店內的陳列內容。舉報制度造成人人自危,表達自由的權利進一步受到威權政府壓抑。前香港立法會議員陳家洛提及,自己因長期發聲支持民主運動,不僅受到政府關注,身邊同事與學生亦因擔憂牽連而與他疏遠。這些例子都顯示,在國安法的陰影下,社會信任逐漸瓦解,不安與壓力成為日常。

香港的警訊:民主並非理所當然

  《愛國者的崛起》不僅描繪威權體制的運作邏輯,也提供一面鏡子,讓世界看見民主價值在現實中可能面臨的瓦解。愛國主義本身並非貶義,但當愛國在香港被綁定為唯一正確的立場,市民對政府批判與監督的權利隨之消失,民主就失去了靈魂。

  儘管紀錄片聚焦香港,但其訊息具有普世意義:民主制度可能在不知不覺間被法律與政策慢慢侵蝕,直至民眾發現時已難以挽回。這提醒我們,自由與民主並非天賦,而是歷經無數人爭取與犧牲而來的制度成果。即便是曾擁有高度自治的香港,也可能因政治操作與法律武器化而喪失原有的自由。

珍惜所擁有,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

  身處於自由民主社會的我們,更應意識到言論自由、媒體自由與司法獨立公正,都是民主社會的基石。唯有堅守這些核心價值,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才能讓我們的社會持續自由、公正,並抵擋威權滲透所帶來的風險。香港的故事,是警鐘也是鏡子。當我們觀看這場變局時,更應反思:我們是否正在用行動守護自己所珍視的民主?

【NOTE】

  「愛國者治港」也被稱為愛國者專政,言下之意是只允許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人士管制香港。中國共產黨強調,為了要確保一國兩制實施穩固且致遠,必須始終堅持愛國者治港。
然而,為了落實愛國者治港,2021年3月全國人大通過一項決定,大幅削減香港選舉的民主程度,確保中共定義的愛國者可以在香港的立法會占大多數的一席。

愛國者治港的三大標準:
  1. 必然真心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從事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的活動
  2. 尊重和維護國家的根本制度及特區憲制秩序,不能損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
  3. 全力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參考資料:
  1. 中央通訊社(2025.04.03)。港版國安法實施近5年 陸委會:香港淪舉報之都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504030113.aspx
  2. BBC調查紀錄片:愛國者的崛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P2JJpe2K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