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資源

首頁 教學資源 DEMO島嶼公民誌
DEMO島嶼公民誌

台灣 vs 土耳其:誰還有民主?

搭配課綱:
  1. 公Aa-V-2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發展與落實?
  2. 公Ca-V-1民主治理的核心概念是什麼?我國有哪些民主治理的實踐?
  3. 公Ca-V-2民主治理如何課責?

  2025年3月,土耳其爆發大規模街頭抗議。伊斯坦堡市長伊瑪莫魯(Ekrem İmamoğlu)因涉嫌貪污與協助恐怖組織遭到逮捕,民眾質疑此為總統艾爾多安透過司法手段打壓異己、鞏固權力,引發政治風暴。儘管事件發生在土耳其,但也引起台灣社會關注,部分聲音憂心,若缺乏監督與制衡機制,台灣是否也可能走向政治集中與民主倒退?這樣的討論也提醒我們,民主制度的運作不能只看表面形式,更應重視制度設計與參與空間的落實。 

  根據「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2024年《全球自由度報告》,台灣被評為「自由國家」,在100分中獲得94分,在208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23,亞洲僅次於日本;土耳其則僅得33分,排名146,屬「不自由國家」。
    自由之家評比重點包括選舉是否公平、反對黨是否能有效競爭、公民是否能安全表達政治意見、是否具備集會與結社自由等。台灣在這些指標上多數表現傑出,獲滿分肯定,人民可組織政黨、參與選舉、公開批評政府,媒體與網路空間也相對開放,顯示制度具備基本的民主保障,與歐洲及北美等先進自由國家並無差異。

  自由之家的土耳其評估認為,該國在這些面向的條件則相對嚴峻。反對黨政治人物時常因言論遭起訴,競選活動可能面臨限制,甚至有政黨因立場被提起解散訴訟。2023年,伊瑪莫魯就曾因「侮辱國家機構」被判刑,失去總統參選資格;支持庫德族權益的政黨也長期面臨司法調查與領導人遭監禁的狀況。在制度內參與空間受限的情況下,部分群體轉而透過街頭行動爭取政治表達的權利。

  此外,集會與結社的自由在土耳其並未獲得充分保障,成立工會與民間團體往往面臨法律與行政限制,勞工與社會團體難以穩定運作。不同社會群體的政治參與機會也不均等,例如遜尼派穆斯林以外的族群,包括阿列維派與非穆斯林公民,其政治權利受到侷限。女性與LGBT+族群在政治領域的代表性偏低,並常遭遇歧視或制度性排斥。2023年部分候選人更以反同立場作為競選訴求,顯示政治環境對多元群體參與的挑戰仍然存在。

這些例子提醒我們,民主制度的穩定性不僅取決於是否定期舉行選舉,更在於制度是否保障人民能夠安全、平等地參與公共事務,並讓不同立場與群體有表達與競爭的空間。這是民主社會都必須不斷維護與檢討的重要基礎,也是維繫民主發展的重要價值。

資料來源:

①自由之家台灣報告:https://freedomhouse.org/country/taiwan/freedom-world/2024
②自由之家土耳其報告:https://freedomhouse.org/country/turkey/freedom-world/2024